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全球80%的疾病与水有关;50%的儿童死亡是由于饮用水问题造成的;饮用水安逐渐成为全球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由于饮用不良水质而导致的消化道疾病、传染病、结石、皮肤病、癌症、妇科炎症等疾病达50多种。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于水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水质情况。其实我们的水质已经到了危机的时刻,不然国家也不会制定“水十条”。我们身边的水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是太关心自己的想法,却太少关注数据给我们带来真实现实。这些物质隐藏在水中,而他们对于身体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净水器却可以最大化的将这些有害物质从水中滤除。净水器每一级滤芯都是必须的存在,每一级都是对我们身体最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还好吗?看完这些你是否会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要当水真的变成疾病来源的时候才后悔自己没有选择;钱重要还是健康重要?正如希腊哲学家所说:第一财富是健康,第二财富是美丽,第三财富是财产。愿你有健康的身体,美丽的皮囊。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6
浏览次数:141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做得正确。饮水习惯和方式不正确的“水盲”,在现代人中占据很大比例。别看喝水是件小事,喝不对也会带来大麻烦。下面提到的这十个“不要”,记住了它们,才算真正“会喝水”。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 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都放上一个水杯,有机会就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500毫升,大约8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有人会问,之前一直说每天喝水不少于2500毫升也就是8杯水,为什么现在只有1500毫升?其实,25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总量,果蔬里含有大量水分,菜汤里、连主食、肉里都有,人体需要的水,有一部分来自于饮食中。8杯是最低限的量,有些人则需要喝得更多。比如烦躁的人多喝水能舒缓心情,肥胖的人多喝水能加速新陈代谢等等,运动后、洗澡后也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有些人每天早上会喝上一杯淡盐水,但其实国人盐分摄入已经普遍超标。饭菜已经够咸了,就别额外吃盐了。有高血压、心脏...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1
浏览次数:134
炎炎夏日,你做好防暑工作了吗?闷热的天气,让情绪更加的暴躁、上火,就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袭。疾控专家认为,夏季是流感多发的季节,建议人们以预防为主,平时多加强锻炼身体、多休息、多吃水果等。同时,要真正做到预防流感,更应当注意补充身体水分,多喝水、喝好水才是关键。水的代谢,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水的来源:主要来源于摄入液体、食物、代谢产水三方面。摄入液体:包括饮用水、其他饮料等。对于成人来说每日摄入的液体约为1500ml;食物: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水,即使是面包的含水量也有37%。在缺水的情况下,身体会通过进食来补充水分。成人每日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分也约700ml;代谢产水:人体新陈代谢会产生水分,正常饮食的情况下每日通过新陈代谢可以产生的水分约为300ml;水的排出: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和呼吸等方式被排出体外。排尿:人体的大部分水是通过肾脏排出的。在排水的同时会帮助肾脏排出代谢废物。肾脏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能根据环境及代谢情况调节尿量,正常情况下,每日的尿量约为1500ml。排便:正常人每日粪便中含约100ml的水,但在腹泻的时候粪便失水会明显增多。不显性失水:通过呼吸道蒸发的水分和经皮肤排汗带走的水分。称为“不显性”,是因为我们主观感受不到,也无法自主调节这部分失水。正常情况下,不显性失水每日约为900ml。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中出汗增加,在剧烈运动中呼吸急促,不显性失水也明显增多。...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0
浏览次数:141
人口增长、日益增加的肉类消费和经济活动正在让世界水资源背负沉重压力。根据华盛顿研究机构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最新数据,全球将近400个地区的民众生活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下。有人担忧,水资源短缺可能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这正是引发冲突和政治不稳的原因之一。从墨西哥到智利,再到非洲、南欧和地中海的旅游热点地区,“水资源压力”(从地表抽取水量与可用水量之比)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世界资源研究所称,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26亿人生活在“高度缺水”的国家,其中17个国家中的17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的地方。尽管中东干旱地区的十几个国家被认为是世界上极度缺水的国家,但世界资源研究所称,印度在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这将影响从民众健康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巴基斯坦、厄立特里亚、土库曼斯坦和博茨瓦纳也是极度缺水的国家。研究中的惊讶之处:这些数据来自世界资源研究所,他们计算了各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抽取的水量与可用总水量的比值。当一个地区的相关比例超过80%,就会被视为“极度缺水”;其次是“高度缺水”,比例为40%至80%。主要研究者霍夫斯特(Rutger Hofste)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研究数据的人,我尝试对数据的结果保持相当公正的态度,但我对印度如此糟糕的情况感到惊讶。”在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中,印度名列第十三,比巴基斯坦还严重。印度有36个邦和地区被列为“极度缺水”地区,南部泰米...
发布时间:
2021
-
06
-
07
浏览次数:154
水是生命之源,被誉为“百药之王”。美国“生活黑客”网站曾刊文指出,如果戒掉碳酸饮料、酒精等,连喝30天白水,人的认知力、创造力、心肺功能等都能显著提高。斯洛伐克有句谚语:“水是世界上第一重要的药品。”关于健康饮水,专家建议:首先要讲饮水量,八杯水是最低饮水量,而不是科学饮水量。根据体重、季节、身体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喝水量是会增减的。特别要强调一点,目前我国居民有80%—90%喝水量都不足,这是造成很多慢性病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要先强调喝水量,然后再选择喝好水。 有人会问,要喝好水?那么到底好水的标志是什么? 李复兴教授说:先要搞清一个概念,老百姓叫好水,学术上叫健康水。这两者是同义词,从两个方面选水。首先要选安全水,无毒无害无异味。起保命作用,解渴作用,这叫安全水。第二点,在安全的基础上,是好水和健康水,不但有保命的作用,长期喝还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体健康,不是所有水都是好水。很多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了,长期喝好水对人体很有好处。通常来讲,人体内50%以上的水来自饮水,40%来自食物中所含的水。因喝水在人体水来源比重最大,调节饮水摄入能够显著改善身心状况。1、精神创造力提升美国《人类神经科学前沿》刊载的一篇文章显示,如果你能在30天内只喝白水,大脑反应就会加速。因为大脑需要氧气才能运转更快,而水是供氧的最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证实,每天喝水8~1...
发布时间:
2021
-
06
-
04
浏览次数:114
一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我们的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医护人员用身躯挡在疫情的第一线,全力以赴、守护生命。对于普通群众来说,要勤洗手、消毒,戴口罩,没有必要尽量不要外出。而对于肺部有基础疾病或抵抗力较差者如老年人,易受到病毒侵袭。那么,从饮食角度出发,我们如何提升肺部的抵抗力呢?养肺:调理饮食1、气候寒冷,呼吸道疾病高发,中医学认为,五色对应五脏,白色入肺。因此要多吃白色的食物以润肺、养肺,预防咳嗽、咽炎等症状。如百合、白莲子、银耳、莲藕等食物都可达到养肺的目的。2、由于肺有“喜润恶燥”的特性,因此需要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芡实、梨、百合、枇杷、萝卜等。将以上食材制作成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均可达到养阴润肺、健脾化痰的功效,不妨常食。润肺:主动喝水,少量多次1、冬季干燥,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以润肺,既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又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2、主动喝水,少量多次。正常成年人每天要喝1.8升水,每次200毫升左右(一杯)。不要等口渴了再去喝水,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也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反而加重胃肠负担。3、会喝水让“肺”保鲜,肺活量从 20 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 40 岁,一些人就出现气喘吁吁的状况。30 岁时,普通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 2 品脱空气,而到了 70 岁,这一数...
发布时间:
2021
-
06
-
02
浏览次数: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