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仕可(Bestwater)、百乐顺(Bahlsen)、奥托(Otto)、奇昊(Kirchhoff)……德国92%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如何评估自己的现状、对德国政治的发展动向又作何评价呢?
BDI副主席、纺织企业Peppermint控股公司总经理的英格博格·诺伊曼(IngeborgNeumann)女士在调查发布会上说:“家族企业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负有责任,也是德国这个经济中重要的的组成部分。德国的家族企业提供晋升机会和就业岗位。德国拿出发展德国经济的一套未来方案,产业界的竞争力。”
![图片11.png 图片11.png]()
目前能源成本问题困扰着这些家族企业的发,这个问题显然让很多家族企业不敢掉以轻心。2/3被调查的企业都认为能源成本问题对德国作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好或很不好。每两家企业中,就有一家担心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可再生电力所占比例会继续增加,在他们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诺伊曼有自己的企业,对此深有体会。她表示,在选址进行新投资的时候,对投资决定起着很大影响。如果控制不好这个问题,加上不提供相应的政策来帮助企业,那么可能就会考虑把生产线转移到国外。
在德国,家族企业愿意的还是在家门口生产,70%的家族企业中有3/4的员工目前是在德国雇用的。不过调查中也发现,新员工将主要是在国外雇用。调查项目负责人、波恩的弗里德丽克·韦尔特(Friederike Welter)教授解释说:“50%的大型家族企业都计划在国外雇用新人,主要是生产型企业。只有不到32%的企业准备在德国招人,主要是服务型企业。”在投资方面,有87%被调查的家族企业今年准备对其国外的子公司投资,而对德国公司的投资将相应减少。
在德国家族企业中, 80%的家族企业主要对外出口,生产型企业的出口额达40%。德国家族企业的产品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在研发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做出的大量投入。3/4的企业平均拿出3%用于研发,高于德国整个经济界的平均值,生产型企业的这个数字达到4%。大型家族企业越大,研发经费的比例越高。
大型家族企业在研发方和投资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多地是拿自己的钱,而不是靠贷款。